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实现双碳目标要先立后破把好事办好
原标题:杜祥琬:实现双碳目标要先立后破把好事办好
8月3日,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院院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在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上发表了题为《能源的士杜实现双碳事办故事和双碳目标》的演讲。
杜祥琬在演讲中从人类社会对薪柴、祥琬先立木炭、目标煤炭、后破好石油、把好天然气等能源的工程数次发现谈起,介绍了人类社会随着各类能源使用而发生的院院剧变。他表示,士杜实现双碳事办要正确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祥琬先立目前我国已开发的目标可再生能源还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后破好
就双碳目标的把好意义,杜祥琬提出,工程这是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持战略定力。
杜祥琬也表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面临着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等诸多挑战,为此,他提出了节约提效优先战略等八大战略。杜祥琬认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转型过程,我们要先立后破,把好事办好,深刻推动经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 张春昱 摄正确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
杜祥琬从人类社会对薪柴、木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数次发现谈起,介绍了人类社会随着新型能源使用而发生的剧变。杜祥琬提出,传统化石能源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提出了高效、洁净利用的挑战,“在我国的一次能源中,煤炭是第一贡献者,所以首先要做好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从长远看,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也是对它的根本制约,人类需要早做准备”。
具体到我国的能源情况,杜祥琬在演讲中表示,需要正确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他说,一提起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通常会听到“富煤、缺油、少气”这六个字,仅就化石能源而言,这样总结尚且说得过去,然而却忽视了可再生能源也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祥琬表示,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并可通过现代工业化手段进行利用。古有水车灌溉农田,现如今,水电行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在古代,秸秆既是燃料也是牲畜的饲料,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农村常见的农林秸秆、畜禽粪污等有机废弃物,转变为了纤维素乙醇、生物天然气、有机肥料、清洁电力等各类产品。
“目前,我国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还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杜祥琬指出,能源低碳转型,要让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越来越高,我国拥有丰厚的资源基础,只有强调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大力地发展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
风光等新型能源虽好,但存在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的缺陷,会导致电网供应出现不稳定。就此,杜祥琬表示,需要将风光与储能技术相结合,与智能电网相结合,要让新型电力系统不仅安全可靠,并且经济可行、绿色低碳。
非化石能源除了可再生能源外,还包括核能。杜祥琬在演讲中介绍,二十世纪初,人们了解到了核的结构与核反应,有了核裂变、核聚变的概念。目前核能发电在中国电力生产中仅占4.9%,今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杜祥琬表示,未来一次能源的主流均可概括为两种类型的核聚变,一类是太阳上的核聚变,即太阳能。广义的太阳能包括光伏、光热,实际上,风能、生物质能也都来自于太阳能。这些能源是清洁、低碳且可再生的;第二类为地球上的受控核聚变,也称为人造太阳,目前已做出实际贡献的核能是基于核裂变反应堆的核电站,业内正在突破人造太阳受控核聚变。
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保持战略定力
杜祥琬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是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我国实现技术创新和发展转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必然要求,是缩小与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距的历史机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积极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将对保护地球家园做出重要贡献。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保持战略定力。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面临着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等诸多挑战。”杜祥琬介绍道,2020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7%。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116亿吨,其中,能源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约101亿吨,占全球能源活动排放量的30%左右。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达10吨,是全球人均水平的约1.4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大于7吨,是全球人均平均水平的1.4倍,已超过英、法等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还将驱动能源消费不断增长,温室气体还会有一定的增量。
至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面临的另两重挑战,杜祥琬在演讲中提出,我国产业结构偏重,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为40%,却消费了68%的能源;能源结构偏煤,2021年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6%,有待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
与此同时,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只预留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仅为发达国家一半。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系统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挑战艰巨。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防止一刀切
杜祥琬在演讲中特别强调,碳达峰不是要限制发展,而是指向高质量发展,是产业调整的机遇。中国应借此机会逐步调整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占比较大的现状,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杜祥琬分析了我国以及美、加、欧、日等国人均GDP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指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能效提高,可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也即通过持续降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现碳达峰后,经济仍会持续增长,但人均碳排放不再随之增长。
“通过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加快推动技术进步和发展转型,可以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杜祥琬表示,为此,坚持行业和地区梯次有序达峰原则,鼓励已达峰的地区碳排放量不再增长,鼓励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实现经济发展和碳排放增加“脱钩”。
在碳达峰的基础上继续采取降碳、脱碳、碳移除等措施,加快结构转型和技术进步,推动发展模式增长转变。杜祥琬提出,根据中国工程院预计,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届时,温室气体排放有望降到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可控制在20亿吨,碳移除总量可以达到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基本相当。
杜祥琬另外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转型过程。要把握好节奏,积极又稳妥地实现目标,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他表示,要先立后破把好事办好,深刻推动经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杜祥琬提出了八大战略,分别是节约提效优先战略、能源安全战略、非化石能源替代战略、再电气化战略、资源循环利用战略、固碳战略、数字化战略和国际合作战略。
最后,杜祥琬表示,2030年的碳达峰是一个里程碑,2060年的碳中和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也只是一个里程碑,它不是终点,人类社会还要前进发展,未来社会要靠未来的能源支撑,从未来能源的角度将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现今“双碳”目标的意义和历史地位。
(责任编辑:知识)
-
来源:财经汽车摘要:虽然韩系车企主观意愿上并不想放弃中国市场,但重视程度确实不及欧美市场。文 | 王静仪汽车和足球一向密不可分。刚刚收看了2022卡塔尔世界杯比赛的观众们不难发现,起亚汽车的“KIA” ...[详细]
-
挖角彪马CEO、继续出售椰子系列,阿迪达斯三季度中国市场再跌逾25%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9日,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品牌本季度净销售额为64.08亿欧元,同比增长11.4%;营业利润为5.64亿欧元,同比下降16.0%;毛 ...[详细]
-
百利达集团控股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257.4万港元同比增加669%
08179)发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9个月业绩,该集团取得收益2.3亿港元,同比增加111%;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257.4万港元,同比增加669%;每股溢利1.85港仙。公告称,收益增加主要是 ...[详细]
-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购物节正在进行中,你是不是正在抓紧“买买买”?火热的购物氛围下,骗子们也在伺机而动。关于各种假冒客服、虚假快递的骗局提示,近日同样层出不穷。11月9日,北 ...[详细]
-
银登中心管圣义:11家理财公司已接入理财行业平台,18家银行正在联调测试
11月18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并公布了首批可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机构名单,23家银行、11家理财公司入围。在上述办法征求意见期间,新金融联盟于11月1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王文嫣在11月9日召开的2022亚太电协CEO会议上,大型电力行业公司负责人对于如何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纷纷亮明了新观点,并表示将与各方携手 ...[详细]
-
在最近房价跌势加剧之后,韩国推出了新的措施来帮助其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根据多个部门周四发布的联合声明,韩国政府将让国有企业为额外的10万亿韩元(73亿美元)项目融资提供担保,“以遏制住房项目的过度收 ...[详细]
-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马斯克在推特的Spaces音频直播平台举办近一个小时的问答活动,试图说服广告客户继续在推特上投放广告。此前,包括通用磨坊、辉瑞公司和通用汽车等在内的商家曾表示,自马斯克接管以来, ...[详细]
-
软银集团旗下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的上市计划,或无法在2023年一季度实现。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资料图据英国《卫报》11月21日报道,由于担心全球经济低迷以及科技股暴跌影响股价表现,ARM管理层考 ...[详细]
-
证监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 易纲作宣讲报告 易会满主持
11月4日下午,证监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中央宣讲团成员、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作宣讲报告。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报告会并讲话。会党委委员参加会议。 报告会上,易纲深入阐述了党的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