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证监局:“红黄绿”分类监管 严控增量化解存量风险
本报记者 崔文静 夏欣 北京报道
“伪私募”“乱私募”“类私募”,红黄绿私募乱象扰乱资本市场秩序,深圳损害投资者利益。证监近年来,局分解存包括深圳证监局在内的类监量化量风各地监管机构正在采取全方位措施,不断加强私募市场整治力度。管严
目前,控增深圳证监局已经实现私募监管全景化精细化,红黄绿推动风险防控实时化、深圳智能化。证监《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深圳证监局相关负责人,局分解存探究深圳私募监管新路径。类监量化量风
《中国经营报》:近期,管严深圳证监局出具了多份私募违规监管函,控增深圳证监局是红黄绿从何时开始严查私募乱象的?
深圳证监局:近两年来,面对“伪私募”“乱私募”“类私募”问题,深圳证监局坚持“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系统思维,按照“摸清风险底数、严格防止增量、有效控制变量、逐步化解存量、加强联合惩戒”的监管思路,依托央地协作机制,统筹开展系统监测、风险摸排、监管执法、风险处置、规范发展等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深圳证监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于2020年6月向辖区4400余家私募机构下发自查自纠通知,督促各私募机构重点对照监管底线全面自查,给予合理整改过渡期,综合运用风险监测结果、日常监管核查、投诉举报及风险线索等数据来源,对自查整改报告进行逐家交叉比对审核,结合自查情况划分红色机构、黄色机构、绿色机构,打击出清红色机构,督促黄色机构整改转绿,引导绿色机构持续合规。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黄色机构数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000余家黄色机构转绿;绿色机构3568家,占比近九成。
《中国经营报》:在防范和化解私募风险方面,深圳证监局采取了哪些针对性措施?
深圳证监局:我们从强化风险监测预警、严格控制增量风险、逐步化解存量风险等方面防范化解私募风险。
首先,强化风险监测预警。
深圳证监局紧密依靠地方政府资源力量,协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先行先试、共建共享,构建私募基金监管系统,持续优化升级系统监测功能,实现私募监管全景化精细化,推动风险防控实时化、智能化。一是构建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沉淀日常监管经验,集合机构数据、外部数据、监管数据等多源数据资源,总结形成私募基金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伪私募”风险识别率高达80%。二是提升风险监测效能。聚焦风险防范处置需要,紧扣私募基金监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炼逾期风险、失联风险、涉房地产风险、体外游离风险等14个风险主题,开启风险指标自动扫描,捕捉全量风险信号,开展复合指标分析,有效识别风险私募机构。三是创新私募监管模式。以监管需求为牵引,充分发挥技术手段在处理批量性、重复性工作上的替代作用,嵌入一键生成4000余家私募机构非现场检查报告、基础数据统计报表、行业监管季报、自查自纠报告,一键下发风险核查任务,一键反馈自查自纠结果等功能模块,实现科技与监管业务的高效融合。
私募监管系统的应用有效克服传统监管模式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在辖区私募风险排查和处置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同时,私募监管系统作为金融创新成果,两次荣获深圳市金融创新推进奖,先后入选前海优秀金融创新优秀案例、广东自贸区三周年金融开放制度创新最佳案例、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第三批改革创新经验,在新兴金融监管、地方风险治理、促进行业发展等方面均具有示范意义。
其次,严格控制增量风险。
认真落实深圳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政策要求,探索优化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环境试点,强化准入源头管控,严格控制增量风险。一是搭建办理系统。协同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全国首创搭建深圳市私募投资企业监管信息平台和好人举手平台,为550余家机构提供线上办理服务,线上办理率高达八成,有效减少服务对象申报材料件数和重复跑腿次数。二是落实硬性要求。协同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明确要求从事私募基金业务的公司或合伙企业实行统一的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字样,督促市场主体注册后限期登记备案,切实把好私募基金入口关。三是建立互通机制。优化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私募基金产品商事登记与登记备案的协调衔接,搭建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等部门私募基金登记注册信息互联互通机制。
再次,逐步化解存量风险。
协同发挥第三方中介机构专业力量,重点核查、深挖底数,实现对辖区4000余家机构摸排全覆盖,全面高效掌握风险底数;依托央地协作机制,联合地方政府通过共同检查、联合约谈等方式开展问题私募机构风险处置;强化问责惩戒力度,率先运用公开谴责手段,首次出具市场禁入措施,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惩戒,累计采取监管措施200余件,依法向公安部门通报私募机构涉刑线索,及时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通报存在异常情形的私募机构;警示违法违规后果,公开通报私募涉刑个案,公布黑名单机构,公开全部监管措施,发布15期监管情况通报、督促百余家机构接受监管约谈,提升监管效能,助力私募基金风险化解工作提质增效。
最后,我们还从完善行业自律管理角度出发,借助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券商、银行等多方面力量,加强私募监管,共建良好私募生态圈。
《中国经营报》:借助机构力量完善行业自律管理,具体是怎么做的?
深圳证监局:在私募行业风险凸显、私募监管困局待解的背景下,深圳证监局于2020年8月推动深创投、前海母基金等14家行业头部机构发起设立全国首家由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作为业务主管单位指导设立的地方私募行业协会——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实现了深圳私募行业自律与监管有效衔接的新突破。成立两年以来,协会会员数量增长5.34倍,达至712家(人),普通会员管理基金规模约2.14万亿元,普通会员管理基金规模占深圳辖区总管理规模的比重达八成以上。特别会员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金融科技公司、银行、券商等,辖区私募行业生态圈基本形成。
一是指导私募协会当好“监管助手”。协助业务主管单位和地方政府做好辖区私募行业自律管理和纠纷协调等工作,开展自查自纠电话通知2200余人次,参与私募机构自律检查近300家,积极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投资者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担负起自律管理职责。
二是指导私募协会当好“服务能手”。累计举办专业培训27期,覆盖11.1万余人次,举办各种形式论坛及座谈会14次,走访620家机构,针对新设私募机构核心人员举办系列培训活动,把好入门合规关,构建覆盖私募机构各层级人员的培训及交流体系,提升行业规范运作意识。
三是指导私募协会做好“发展帮手”,探索建立“白名单”机制,鼓励头部机构做优做强;制定基金合同范本及必备条款,紧扣行业热点痛点问题;联合多家私募机构开展专项调研课题,积极为会员和行业发声;积极接洽各地资源,成功组织三次大型产融对接会,让会员单位的资金和项目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
随着日常监管的进一步加强,监管压力的进一步传导,央地协作的进一步优化,辖区私募基金风险底数基本厘清,私募行业风险传染链条得以阻断,辖区黄色机构数量呈持续下降趋势,绿色机构占比由2020年底的58.3%提高到2022年二季度末的86.2%,2022年上半年新增私募基金投诉举报件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12.3%,上访人次大幅度减少,风险蔓延的势头得到遏制,增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私募基金风险整体趋于收敛。
(责任编辑:焦点)
-
美国“精奢商业观察”网站11月20日文章,原题:有了国际旅行公寓,中国豪华酒店如何吸引本地人?自疫情以来,酒店业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关停5.9万家酒店。酒店业掀起“自救热潮” ...[详细]
-
说吧!一次能炫几斤?近日关于小龙虾的各种话题#不要再吃爆炒小龙虾##小龙虾为什么一定要煮熟了##医生建议吃小龙虾1个人不要超过1斤#冲上热搜网友大呼:“臣妾”做不到啊!那么美味的龙虾怎么忍住只吃一斤? ...[详细]
-
阳煤集团寿阳景福煤业有限公司因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 煤矿停产整顿
中国网财经5月11日讯 记者 王嘉浩) 日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发布关于阳煤集团寿阳景福煤业有限公司“5•7”顶板事故的通报。该事故造成1人死亡,该矿也因此停产整顿,实行整顿恢复机制。据悉,20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5月9日,一张名为“紧急救助穆建刚老师倡议书”在兰州大学校友群里广泛流传。根据倡议书,兰州大学知名公共关系学者穆建刚因突发疾病急需心脏移植,向校友募捐。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份5月 ...[详细]
-
转自:贝壳财经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开启倒计时,再度打出涨价牌。11月23日,比亚迪官宣,将对王朝、海洋与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不过,比亚迪并未公布 ...[详细]
-
被曝裁员、经历被做空、竞争加剧 贝壳回港“一体两翼”如何PK新对手
来源:北京商报5月11日,贝壳正式登陆港交所,首日交易开盘报30.00港元/股,较发行价30.854港元/股有所下挫。截至晚间收盘,贝壳的股价上涨2.5%,报30.75港元/股,但仍低于发行价。巧合的 ...[详细]
-
俄媒:美国大使与波兰大使前后脚离开俄外交部,均停留不到20分钟
【环球网快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日刚刚消息称,波兰驻俄罗斯大使克拉耶夫斯基离开俄外交部。报道说,他在俄外交部停留了不到20分钟,离开时没有回答记者关于他此次前往俄外交部的目的问题,并与门外的记者挥手 ...[详细]
-
4月CPI涨幅创5个月新高!菜价涨24%,猪肉降33%,未来物价或温和上涨
来源:国际金融报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4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受国内疫情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4月CPI同比上涨2.1%,创去年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今年一季度,在外部市场冲击下,银行理财行业迎来了市场超预期调整,遭遇到了资管新规发布以来最大幅度的波动,这对于理财公司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近日在参 ...[详细]
-
5月11日晚,顺义区在集中隔离人员中发现1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居住地为顺义区南彩镇后俸伯村,工作地为新世家中心园区顺义区天柱路25号、27号),是北京农商银行数据中心突发聚集性疫情关联人员,已于5月8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