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焦点 >>正文
北方地区重点防范暴雨洪涝等灾害
焦点248人已围观
简介昨天,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了2023年全国气候预测情况。预计,2023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呈现多发强发态势,建议我国不同区域做好相应防范措施。 ...
昨天,北方暴雨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地区等灾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了2023年全国气候预测情况。重点预计,防范2023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洪涝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呈现多发强发态势,北方暴雨建议我国不同区域做好相应防范措施。地区等灾
气候变暖正加速演进
气候系统更加不稳定
据贾小龙介绍,重点当前气候变暖正在加速演进,防范气候系统更加不稳定,洪涝害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高、北方暴雨影响范围广、地区等灾致灾性强。重点基于此,防范建议今年我国南方地区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洪涝害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沿海地区加强台风防御工作;北方地区重点防范暴雨洪涝及其造成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西部地区发生地质灾害风险高。
最新的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表明,未来中国不同地区年平均气温都表现为增加趋势,增幅总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大,北方地区增温幅度大于南方地区,青藏高原地区、新疆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增温较为明显。中国区域未来降水的变化在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增加,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未来我国极端高温事件
将会更加频繁更加严重
未来,预计中国极端高温事件将会更加频繁、更加严重。在不同排放情景下,未来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均呈增多趋势,且排放情景越高,增速越快,强度越强,风险越大。如我国中东部地区,到2035年前后,类似于2013年夏季的极端高温事件可能会变为两年一遇的事件;到21世纪末,发生极端高温事件的风险则将是目前的几十倍。
未来,中国极端降水增加的幅度大于平均降水,且变率增强,降水更趋于极端化。未来连续5天最大降水量在全国范围内呈一致增加的趋势,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北东部及黄淮流域,增加幅度均超过10%;另一方面,最大连续干日在30°N以南增加,30°N以北则减少,最大减少在西北东部,达到15%。未来中国平均极端降水重现期将从目前50年一遇变为20年一遇,极端干旱的重现期则将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32年一遇。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未来复合型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风险也将持续增加。中国西北部地区的高温干旱复合型极端事件将增加,“小概率高影响”事件将会更易出现,从而增加防范极端气候风险的挑战。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发生环境条件改变
总体来看,在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所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环境条件也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所有的天气系统也在发生变化。纵使看起来它们仍像过去一样演变,但实际上它们的特征和行为已经不同于过去。过去历史的记录为旧常态,现代记录为新常态,未来气候的新常态意味着现在发生的破纪录的极端事件随着气候的变暖会变成经常发生的事件,这是所有人必须面临的新问题。
相关
去年全国降水量为2012年以来最少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发布了《中国气候公报(2022)》。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次高,降水量为2012年以来最少。
《公报》显示,去年我国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南方夏秋连旱影响重;暴雨过程频繁,华南、东北雨涝灾害重,珠江流域和松辽流域出现汛情;登陆台风异常偏少,首个登陆台风“暹芭”强度强,台风“梅花”四次登陆,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夏季我国中东部出现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南方“秋老虎”天气明显;寒潮过程明显偏多,2月南方出现持续低温阴雨雪和寡照天气,11月末至12月初强寒潮导致多地剧烈降温;强对流天气过程偏少,但局地致灾重;北方沙尘天气少,出现晚。与近五年平均值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死亡失踪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偏少。
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10.51℃,较常年偏高0.62℃,除冬季气温略偏低外,春夏秋三季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606.1毫米,较常年偏少5%,冬春季降水偏多、夏秋季偏少,夏季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少。六大区域中,东北、华南、华北降水量偏多,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降水量偏少;七大江河流域中,除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降水量偏少外,其他流域降水量均偏多,辽河流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
2022年汛期,雨季进程总体较常年偏早,但雨量强弱差异大。华南前汛期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偏多;华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偏多;东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偏多;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偏少;长江中下游入梅早、出梅早,梅雨量偏少;西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偏少。
本组文/本报记者 赵婷婷
供图/
Tags:
相关文章
超七成成分股周涨幅为正 基金:当前A股市场已具备估值优势 关注硬科技相关机会
焦点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
【焦点】
阅读更多蟹壳做的锌基电池了解下?5个月内就可被生物降解 留下可回收锌
焦点财联社上海9月2日讯编辑 黄君芝)众所周知,大型锂电池确实在可再生能源的电网级存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电池十分昂贵,而且有起火的风险。锌基电池是更经济、更安全的替代品之一,而近期一组来自美 ...
【焦点】
阅读更多方星海: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成功应对了国际市场镍期货极端逼空行情
焦点9月2日,2022年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加强期货和现货市场联动监管,严防过度投机,有效防控动力煤原油等基础工业品 ...
【焦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