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滚烫”:骨干企业被约谈 监管警示不得哄抬价格
炒股就看,滚烫权威,硅料骨干管警格专业,企业及时,被约全面,谈监抬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得哄
光伏多晶硅价格持续居高不下,滚烫再次引得相关部门出手关注。硅料骨干管警格
继今年8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企业市场监管总局、被约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谈监抬通知》后,三部门于近期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得哄引导相关单位加强自律自查和规范管理。滚烫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10月9日官方网站发文,硅料骨干管警格有关司局负责同志表示,企业近期国内光伏产业部分环节产品价格持续急剧上涨,引发产业链供应链剧烈震荡,其中既有国际贸易环境复杂、新冠疫情反复冲击、下游需求大幅增长、各环节建设周期差异等原因,也有部分企业炒作哄抬价格、个别从业者囤积居奇等因素。
这是对当前国内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上涨现象的表态。
光伏行业近两年来“苦涨价久矣”,产业链利润中枢向上倾斜。尤其是在硅料环节,头部厂商赚得盆满钵满。
以(600438.SH)为例,该公司业绩预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其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214亿元至218亿元,同比增逾两倍。
最近两年里,以硅料为代表的部分环节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视觉中国10月9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发布了题为《三部门集体约谈部分光伏企业及行业机构》的文章。
文章显示,为深入引导光伏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有关业务司局在组织开展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对接的基础上,近期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
在总结近期光伏产业部分环节产品价格持续急剧上涨的原因后,三部门对相关单位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着眼大局和长远利益,坚持上下游合作共赢,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切实加强企业自律,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自觉规范销售行为,不搞囤积居奇、借机炒作等哄抬价格行为;三是要统筹推进光伏存量项目建设,合理释放已建产能,适度加快在建合规项目建设步伐,同时对后续新建产能大规模投产要提前研判、防范风险。
而下一步,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强化监督管理,针对行业出现的哄抬价格、垄断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加强查处、严厉打击。
“如果确实有哄抬价格的行为,那就不是约谈这么简单。”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最近两年里,以硅料为代表的部分环节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例如,在硅料环节,根据行业机构PV InfoLink公布的信息,近期单晶致密料的成交均价为30.30万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32.26%,依旧是今年光伏供应链主要产品中涨幅最高的一环,并创下近十年来的价格新高。
实际上,对于硅料价格暴涨背后推手的讨论,在最近两年内此起彼伏。
2021年6月份,在由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和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持的一场光伏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座谈会上,部分下游企业一度将矛头指向上游企业。该会议结束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随即发文呼吁,全体会员和光伏企业守法合规、理性经营,尊重契约精神,自觉抵制对多晶硅、硅片产品的过度囤货、哄抬物价行为,以及非自身生产经营需求的投机行为。
然而,涨势并未就此停滞,“滚烫”的硅料价格背后,上下游供需错配的格局短时间内依然难以改变。
“价格是逆向传导的。一定要出现头部大厂库存压力大时组件降价清库存,同时降低生产负荷,就会往电池、硅片、硅料等环节传导价格信息。”上述分析人士认为,但目前,主要硅料厂商都有长单销售作为保障。
一方面,价格持续上涨的硅料、硅片等光伏产品,将成本压力不断向下传导,组件厂商、光伏电站投资方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另一方面,随着第四季度旺季来临,下游激增的需求还将为光伏供应链整体的价格提供支撑。
“目前观望12月份能否出现调整机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常年底会出现调整时机,因为主要企业都关心库存,降价清库存可影响多晶硅现货购买,届时硅料零售市场的供应有望增加。”
不过,吕锦标也进一步指出,“现在因为市场对组件价格承受力还不错,所以目前还看不到如去年四季度出现的硅料价格短暂回调的情况。”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国内硅料供需总体理应平衡、够用,但因部分环节产能严重错配,导致硅料厂商主要供应被长单锁定,仅有少数的余量进入零售市场,进行市场化交易,并进而推升零售市场的硅料价格。
事实上,仍有不少观点将硅料价格下降的希望,寄托于供应量放大的第四季度。认为,5家8月份检修的硅料企业将于9至10月恢复运行,且随着协鑫科技颗粒硅的投放以及二、三线硅料产能蓄势待发,第四季度将迎来产能释放高峰,硅料价格有望松动。
则表示,虽然散单价格仍有较高位置成交,但是主流价格区间已经逐渐平稳,硅料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下降。买方心态处于持续调整变化的阶段,对于10月硅料有效供应量的增幅信心充足的预期下,抢购或囤货现象陆续消退。
不可否认的是,量价齐升的行情,的确使得上游硅料企业获得了丰厚利润。
10月9日晚间,通威股份发布业绩预告,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14亿元至218亿元,同比增长259.98%至266.71%。
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24亿元。这意味着,在第三季度,通威股份单季度的净利润直逼百亿元,达到91.76亿元至95.76亿元。
“高纯晶硅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价格同比上涨,叠加公司新产能快速爬坡达产,实现量利大幅提升。”针对报告期内硅料业务表现,通威股份在公告中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通威股份三季度创下了单季度盈利的历史新高,这甚至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盈利数据。
而随着旺季来临,这样的纪录或许还会被打破。
(责任编辑:探索)
- 合众思壮被处罚预告 投资者索赔将启动
- 外交部:巴以双方特别是以色列应保持冷静克制,防止局势恶化
- 日本央行行长:日元短期过度波动不可取
- 丰台区新增本土8+2,均为管控人员
- 诺泰生物核心技术人员、董秘、财务总监接连辞职,季报出错被罚,有钱又募资,支柱子公司业绩突然“摆烂”
- 中信保诚基金债市周评:收益率曲线或仍较为陡峭
- 欣灵电气:突击分红4000万,逾半数研发人员为大专及以下学历
- 外交部:奉劝美个别政客先管好自己的事 香港的事不劳她操心
- 贝泰妮:高保湿修护面霜配方及生产工艺流程合规
- “尽管莫斯科被制裁,伊朗仍将扩大对俄投资贸易”
- 现货黄金短线急跌14美元 跌破1800关口
- 本轮疫情有两条独立传播链,明起公交地铁部分车站查验健康码
- 银宝山新拟不低于9.92亿征集新主 巨亏12.9亿负债率超90%财务承压
- 无证大幅加价卖物资牟利22万,上海夫妇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