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遇冷、烧钱不停,SKG着急上市为哪般?
来源:36氪
作者/宋新澳
编辑/潘心怡
高喊古法秘术与高科技结合的行业口号,“网红”便携按摩仪笼络了一大批年轻人,遇冷其背后的烧钱市企业也开始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
一年前,不停般“国内按摩第一股”倍轻松率先实现上市;近日,急上按摩仪品牌SKG母公司未来穿戴递交招股说明书,行业拟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遇冷
不过就二级市场的烧钱市反馈来看,投资者对便携按摩仪似乎并不买账。不停般倍轻松上市后,急上市值一度超过百亿,行业如今却几近腰斩;SKG的遇冷上市冲刺,也伴随着产品同质化、烧钱市增收不增利、不停般关联交易等争议声。急上
叠加今年以来小家电市场遇冷,“网红经济”“宅经济”退潮等因素影响,王一博代言的SKG母公司选择在此时寻求上市,还能一路顺风顺水吗?
科技含量:有,但不多
一个小小的按摩仪,科技含量究竟几何?
从研发投入看,SKG也难逃小家电企业“重营销轻研发”的行业规律。其所谓的“秘术”背后的研发费用未过亿元,且远低于销售、管理费用。
2019年-2021年,未来穿戴的销售费用分别是10,238.76万元、21,020.39万元和21,461.7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是12.93%、21.21%和20.24%。同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275.49万元、4714.06万元和7472.5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7%、4.76%和7.05%。
SKG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在这场营销烧钱大战中,SKG在2020年与《这就是街舞3》、《乘风破浪的姐姐》等各大综艺合作,2021年请来了流量小生王一博为全球代言人;而行业另一家头部公司倍轻松的代言人则是肖战——和王一博出现在同一部剧里的另一位主演。
追求“爆款”出圈的产品逻辑决定,按摩仪企业从来不缺话题度。为了攻占消费者心智,SKG在官网中将产品的技术原理称为“秘经通技术”,其解释为,是在脉冲电技术上进行研发升级。
弱电流脉冲按摩技术并不神秘,指的是利用系统控制输出低频脉冲电流,刺激人体肌肉作用,进而等效模拟传统按摩的效果。
为业内知名品牌提供代工服务的某代工厂经理成思告诉36氪,脉冲的按摩仪感受跟医院的针灸比较类似。他表示,脉冲原理的便携按摩仪是有技术要求的,但体验的效果更占据主导,“这种本身就是一款体验的产品”。
36氪从代工厂拿到的报价单显示,便携按摩仪产品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包含蓝牙、震动、热敷等)和外观上。此外,功能相似的产品会因为模具成本不同而造成价格差异。
鼎翔资本创始合伙人吴琼认为,便携按摩仪器的产品没有特别强的技术代际的研发和支撑,但最终在产品端可能会形成一些基于工业设计、性能等体验上的提升。
研发投入较低、进入门槛不高,便携按摩仪产品普遍保持着较高毛利,今年6月,SKG就曾因“毛利率远超苹果”登上微博热搜。
招股书显示,未来穿戴将倍轻松、科沃斯、石头科技列为同行业可比公司,2019-2021年,未来穿戴综合毛利率55.75%、58.16%及52.31%,高于上述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定价高于SKG的倍轻松也保持高毛利水平,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倍轻松线下直销模式的毛利率分别为74.89%、76.19%、77.52%和73.53%。
头部企业的成功,吸引了一批跃跃欲试的参与者,不仅有奥佳华、荣泰健康等大型按摩器具龙头,网易严选、小米及其生态链企业也在加速进军按摩仪赛道,就连小型按摩器具代工企业也开始推出自有品牌。
吴琼所在的鼎翔资本看准年轻用户群对按摩的需求,在2021年与小米、奥佳华一起孵化了便携移动按摩品牌“乐范”。
据乐范官网,其产品的适用场景包括生活、出行、办公。按摩产品种类覆盖眼部、腿部、颈部等身体部位。其中,乐范随身魔力按摩贴,运用Tens理疗技术,可贴在肩部、背部、腰部和四肢等任意部位进行按摩。
吴琼认为,目前按摩仪赛道品类拓展空间有限,依靠广告维持销量不一定健康,品类之内的迭代和创新更重要,拓展产品和业务方向将是未来重点。
后疫情时代怎么走?
实际上,这一波按摩仪消费风潮和消费升级密切相关。
国盛证券曾提出大众健康意识提升,消费目的由患病后的医疗型消费向患病前的预防型消费转变。消费主力逐渐转向90、00后群体, 倾向于选择时尚、智能、养生类的产品,符合以上理念的产品成消费必然趋势。
一个常被引用的数据是,2010-2019年中国按摩器具市场规模由49亿元增长至139亿元。从产品结构来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小型按摩器具产品销售额占比约54%。
SKG的发展正式踩中这样的时代红利。未来穿戴的前身实则是一家位于顺德的小家电企业,搭上电商浪潮后顺利转型成按摩仪企业。未来穿戴在招股书中称,2009年开始在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进行线上布局,2019-2021年,未来穿戴线上经销渠道带来了超6成的营业收入。
目前,便携式按摩仪行业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头部品牌集中度较低,龙头效应并不明显。此外,由于小型按摩器具行业尚未形成完备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无法对产品质量及产品侵权行为进行严格把关,目前市场仍较为混乱。
针对消费者投诉、举报集中以及质量问题较多的产品,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21年曾对京东商城、i百联、东方cj、天猫、苏宁5个网络平台销售的按摩器进行了监督抽查。经检测,有3批次不合格,分别为南极人、佳佰、朗康。在黑猫投诉和媒体公开报道中,SKG产品也曾出现使用后烫伤的情况。
在头部企业砸钱营销的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利用价格优势、采取追随战略抢占市场。成思表示,便携按摩仪产品单价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有些工厂的产品是只追求低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自然品质就不可能很好。”
即使同为头部企业,定价策略也大不相同。以颈部按摩仪为例,从平均销售单价(不含税)看,2019年至2021年,未来穿戴可穿戴健康产品平均单价在180-190元区间;而2017年起倍轻松颈部按摩仪价格就高于550元。整体看,未来穿戴主要产品中的最高均价在200元左右,而倍轻松某款产品销售均价一度达到1295.15元。
这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渠道差异。和SKG主打线上不同,2020年以前,线下销售是倍轻松主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且线下直销占比较高。倍轻松的线下直销主推高端产品及新品,平均单价一般高于其他销售渠道。
但随着疫情的到来,战火逐渐蔓延至线上,行业焦虑导致营销翻车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SKG原本并不属于专业的医疗器械,但在产品宣传中却暗示按摩仪能够治疗疾病。
吴琼表示,便携按摩仪本身不是医疗器械,有些企业为了营销噱头而打擦边球,“这不是行业问题,而是某些企业的投机心理”。
尽管行业仍有待规范,但在疫情黑天鹅之前,其市场逻辑一直备受资本认可。如今消费大环境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按摩仪这一非刚需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加。
生存空间被压缩,“内卷”必不可免,这一点从头部企业销售费用的增加可以窥见一二。数据显示,倍轻松2018-2021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83亿元、2.87亿元、3.33亿元和4.85亿元,占同期营收比重分别为36.01%、41.28%、40.28%和40.75%。
而未来穿戴面临的质疑声更为严峻,除了“增收不增利”之外,可以发现税收优惠对其利润贡献并不低。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报道,未来穿戴与实控人控制的公司存在较大规模的关联交易,且对同一关联方既销售又采购。
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前有倍轻松围追,后有低价品牌堵截,未来穿戴的“爆款”营销还能维持多久?在资本对按摩仪赛道估值并不乐观的前提下,本就备受质疑的未来穿戴此时急着上市,究竟是为了什么?
(成思为化名)
(责任编辑:时尚)
-
计提减值准备超10亿元!上半年净利大降7成 东方证券目标价遭同行“三连降”
上市券商的2022年中报业绩,已经陆续披露完毕。各家券商非银分析师们也陆续发出了对主要券商的业绩点评。2022年上半年,各家券商的业绩意料之中的“惨淡”,整个券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几乎都在下降。其中,手 ...[详细]
-
据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邓真晓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安徽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详细]
-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罗斯银行资本”管理公司Rosbank Capital)率先在俄罗斯推出和资产开放式基金。俄罗斯中央银行已登记该基金。目前,“RB中国资产”基金是俄罗斯唯一投资此类资 ...[详细]
-
【官方回应外国航天员能否到中国空间站做实验】11月28日,中国载人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就其他国家的航天员是否会到中国空间站做实验进行回答。他表示,目前我国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共同遴选的多个空间科 ...[详细]
-
01466)公布,该集团预期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将取得纯利约1030万港元,而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440万港元。公告称,业绩增长主要由于珍珠及珠宝 ...[详细]
-
备受关注的公募基金个人养老金正式上线,浦银安盛旗下养老目标基金Y类份额开放日常申购。公告显示,浦银安盛基金旗下2只养老目标基金浦银安盛颐和稳健、浦银安盛颐享稳健Y类份额于28日期开放日常申购和定投,投 ...[详细]
-
如果邻居同意,感染者居家隔离可行吗?专家解读!31省份新增本土3748+36304
奥密克戎BF.7变异株是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它在传染性、致病力上具有哪些特点?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介绍,BF.7变异株是国内奥密克戎“家族”里传播力最强的亚 ...[详细]
-
最新的数据显示,11月27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11月27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货物1097 ...[详细]
-
8月30日0-24时,全省新增确诊病例5例,均为境外输入。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3例。累计确诊病例162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16例,无死亡病例。截至2022年8月30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2 ...[详细]
-
2022年11月28日,早盘收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下跌,SC原油跌近5%,燃油跌近4%,低硫燃料油LU)、乙二醇EG)、跌超3%,、苯乙烯EB)、尿素跌超2%;涨幅方面,涨超2%,生猪涨近2%。1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