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近20年新高引发全球市场关注。美元7月6日,指数美元指数继续走高,突破升破107关口,创年续创近20年新高,新高性或引发全球市场的全球关注。此前一天的市场7月5日,美元指数突破前期高点105.79,波动续刷2002年12月以来新高,将增向上触及106,美元日内涨0.84%。指数当日非美货币纷纷承压,突破其中兑美元一度跌破1.03,创年续创2002年12月以来新低,新高性或日内大跌1.13%。全球
就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7月7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情绪看,近期美元指数强劲反弹,更多受、欧元汇率大幅下滑推动,因为英镑、欧元和美元汇率走势具有较强‘跷跷板’效应;同时,欧洲经济前景暗淡也拖累英镑和欧元短期急挫。”
有分析人士也称,近期美元指数大幅攀升,主因市场对欧洲甚至全球经济放缓的悲观预期,以及对近日美联储决议鹰派基调的预期,支持了美元的避险需求。
在当地时间7月6日公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认为,7月会议可能适合加息75个基点或者50个基点。该会议纪要指出,如果通胀压力持续上升,美联储可能会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同时他们承认,加息可能会导致经济放缓,但即使美国经济放缓,利率仍可能需要在更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上升,以防止高通胀变得根深蒂固。
目前芝商所(CME)FedWatch工具也显示,市场对于7月份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幅度集中于75个基点,概率高达94.5%。
记者还注意到,在美元指数创新高的同时,全球资产也面临考验。7月5日,由于经济衰退担忧席卷全球市场,大宗商品出现全线暴跌。7月5日,美油跌破100美元/桶,跌幅超8%,创两个月来新低;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当日跌超2%,收报1764美元/盎司,创下近7个月来新低;伦敦基本金属也多数收跌,LME铜主力合约当日跌4.76%报7625美元/吨,创1年半来新低;此外,当日美股低开后一路反弹,最终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欧股则大幅走低,英国、法国、德国股指均跌近3%。
周茂华对记者表示:“近期全球市场波动较为剧烈,各类资产价格走势分化,主要是近期市场全球金融环境收紧与经济衰退风险担忧叠加影响。”
在全球经济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7月6日表示,自4月以来,全球经济前景“明显变暗”,鉴于风险升高,不能排除明年可能出现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也分析说:“近期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主要反映了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周期收紧的结果。”
据王有鑫分析,一方面,从全球经济衰退来看,受疫情、供应链瓶颈、货币政策收缩、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近期全球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全球消费、生产、投资、贸易等领域逐渐承压,诸多指标开始下行。投资和需求回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宗商品领域的供求失衡情况,在衰退预期升温背景下,近期大宗商品价格逐渐从高位回落。
另一方面,在美联储正式启动缩表、将在7月和9月进一步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影响下,全球流动性不断收紧,美元指数持续攀升,导致非美货币出现贬值,而美元是黄金和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主要计价货币,二者走势呈负相关态势,美元升值也导致相关产品价格回落。
“之前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时,部分投机资金涌入大宗商品领域,而近期随着流动性收紧和全球增长态势变化,最近1个月投机资金开始快速从大宗商品领域撤离,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短期波动。”王有鑫对记者说。
值得注意的是,王有鑫还指出,与2008年相比,当前全球跨境融资和银行贷款计价货币越发集中于美元,股汇债大宗市场联动性显著高于危机前,在美元流动性收紧之际,跨市场、跨边界、跨领域的市场波动性将增大。
周茂华也告诉记者:“由于本轮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的高通胀,仅靠加息紧缩效果可能有限,通胀拐点到来之前,全球加息不会轻易止步;全球政策收紧,可能危及脆弱需求、投资,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可能继续加剧市场波动。”